• 登录
  • 注册
  • 退出
24小时咨询热线
13001943850

行业新闻

科技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十四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时间:2023-08-02   阅读:

科技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十四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

国科发社〔2022〕2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卫生健康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卫生健康委,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卫生与健康领域高水平科技创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十四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科技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2年11月1日

 

 

 

 

 

十四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为加快卫生与健康领域高水平科技创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战略需求。

1. 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内容。

当前,生命科学前沿热点不断涌现,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都将卫生与健康领域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布局的重点,相继推出脑计划、癌症登月计划、体内器官医疗影像研究计划、基因组医学2025计划、个体化医学研究行动计划、零儿童癌症计划等,并在人才、平台和政策方面予以保障。面对日益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将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强战略布局。

2. 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是保障人民健康的迫切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健康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最迫切需求。但我国医疗服务的总体质量和可及性尚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健康保障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我国慢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仍在上升,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远低于发达国家。面对当前严峻形势,亟需提高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保障全民健康。

3. 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是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

当前,健康产业整体呈现跨界融合、集群发展态势,以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为主体的医药产业快速增长。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医疗模式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咨询、康养服务等健康医疗服务新业态初具规模。但我国健康产业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靶向新药、高端诊疗设备、高附加值医用耗材仍主要依赖进口,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足,迫切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突破制约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高健康产业国际竞争力。

4. 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是为人类健康贡献中国力量的重要途径。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我国在病原体检测、临床救治、致病机理、药物和疫苗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全球抗疫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更需要加强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保障之路,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二)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我国对卫生与健康科技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加,平台建设和人才储备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日益加快,科技创新对于国民健康的保障作用不断彰显。

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生命科学领域不断取得创新突破,在药物递送、单分子测序、蛋白质工程等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疾病病因与发生发展机制、新靶点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新理论和新成果,具备了向科技最前沿进军的实力储备。在疾病防控方面,诊疗技术研发与适宜技术推广、规范化诊疗方案建立等取得显著成效,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标准规范诊疗体系初步建立;传染性疾病防控能力全面提升,成功应对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埃博拉等疫情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迅速甄别出病原体,率先建立动物模型,筛选出多种治疗药物,疫苗研发工作总体处于世界领先行列。在新药与医疗器械研发方面,新药研发技术体系初步建成,国家战略性药品自主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自主研发的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泽布替尼、甲磺酸奥美替尼、替雷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等一批新药进入临床应用;医疗器械研发迈入新阶段,全数字PET-CT、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质子重离子治疗系统、心室辅助装置等高端产品成功实现国产化。在平台建设方面,目前在生物医学领域已建立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建设了50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一批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投入使用,建设5个国家级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落实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卫生与健康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一批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和战略前沿高地,为建设健康中国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聚焦国家战略和健康保障需求,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加强生物、信息、材料、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保障和健康风险防控技术和产品。

协同创新。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高效协同,探索适用不同研究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有效汇聚科技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成果临床转化效率。

开放融合。加强全球创新网络建设,推动研究数据、生物资源、科研设施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加强卫生与健康科技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2025年,国家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效能显著提升,重点前沿领域实现重要突破,重大疾病防控技术取得重要进展,高端医疗产品国产化率进一步提高,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不断优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研究团队和机构,为构建完善的国民健康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二)具体目标。

1. 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加强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再生修复等30~40项关键核心技术并转化应用,研发50~80项预防、诊断、干预和康复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案,生物医药高价值发明专利数进入世界前列。

2. 平台基地建设不断完善。

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布局进一步优化;重大疾病信息大数据中心和生物样本资源库等资源平台建设持续完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协作共享机制基本形成;创新药物、医疗器械等产业应用示范基地引领示范作用显著增强。

3. 高端产品研发日趋自主。

开发20~30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药、关键试剂耗材和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自主供给率不断提高,信息化、智能辅助诊疗等标准日趋完善,进一步促进早期诊断、个体化诊疗、智慧医疗等医疗健康服务发展。

4. 世界一流创新团队不断壮大。

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医学科技领军人才,加强中青年和后备科技人才培养,支持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和高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建立符合医学科技发展的人才评价体系。

四、重点任务

系统部署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核心技术突破、常见多发疾病防控、重大传染病应对、医药健康产品研发、新型主动健康服务等六大战略任务。

(一)切实强化应用基础研究。

围绕重大慢病、传染性疾病、胚胎和个体发育、再生与衰老、脑与心理健康、环境与健康、健康促进等领域加强基础研究,探究疾病发生机制和防控机理。

 

专栏1:应用基础研究

1. 重大慢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充分应用组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恶性肿瘤、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管性脑功能障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重大慢病病因、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研究。

2. 传染性疾病病原学和免疫研究。深入揭示重要传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特征,阐明重要病原体流行传播规律感染致病免疫机制,发现新的干预靶点。

3. 胚胎和个体发育机制研究。开展从生殖细胞发生、成熟、受精到胚胎发育以及细胞分裂、迁移、凋亡等生命现象的发生机制研究,从遗传学、流行病学角度研究不孕不育、重大出生缺陷发生机制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对儿童发育的影响,探索胎源性疾病发病的主要机制和关键信号通路。

4. 再生与衰老机理研究。开展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规模化培养、组织与器官再生等基础研究,改善或恢复损伤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研究衰老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开展延缓衰老、维持和提升人体机能的靶点等研究。

5. 脑与心理健康基础研究。研究心理与生理的耦合机制,探索心理健康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深入理解脑认知的神经原理。

6. 环境与健康交互作用的机制研究。研究污染、高寒、低氧等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构建环境、遗传等危险因素暴露测量、早期效应标志物筛查和健康评估的技术,发现影响健康预期寿命、增加疾病负担的重要健康危险因素谱,综合评价疾病发生风险和发病机制。

7. 健康促进研究。研究营养、运动、睡眠、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健康促进作用及机制,探索建立面向大众的健康促进知识体系和传播路径。

(二)加速推动前沿技术突破。

瞄准生物、信息、工程等科技前沿发展趋势,加快技术创新突破和应用研究,攻克一批急需突破的先进临床诊治关键技术。重点部署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组织器官再生修复、基于人工智能的疾病诊断治疗、脑机接口技术、智能穿戴健康增强等前沿技术,引领医学技术创新发展。

 

专栏2:前沿技术突破

1. 基因治疗技术。围绕基因治疗载体和基因工程技术开展攻关,选择载体转导免疫调节分子、缺陷基因、激活因子等开展研究,发展高效、靶向、副作用小的关键核心技术。

2. 免疫治疗技术。开展免疫检查点、靶向细胞治疗以及肿瘤疫苗等研究,开发新型免疫疗法,探索将免疫治疗技术应用于恶性肿瘤等疾病的不同阶段,开发免疫治疗与手术或放疗等手段联合的治疗方案。

3. 组织器官再生修复技术。利用重编程技术、诱导分化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精确调控细胞命运,增强细胞功能,研发组织工程器官,用于修复、替代和增强人体内衰老、受损、病变有缺陷的组织器官。

4. 基于人工智能的疾病诊断治疗技术。开发新的算法,实现影像、临床、病理等诊断信息的自动分析,构建人工智能辅助下重大疾病诊断新模式,显著提高重大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

5. 脑机接口技术。开展生物电信号采集分析、模拟传导、信息转化、脑深部电极、脑结构定位、神经传导替代等技术研究,在人脑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实现人机双向信号读取和转换。

6. 智能穿戴健康增强技术。构建穿戴式多源异构智能化数据库,发展面向跨模态数据的创新性特征标识学习方法,研究可解释跨模态的穿戴式健康表示框架和推断模型,实现高效精准的健康辅助决策、效果预测和实时监控。

 (三)持续提升常见多发疾病防控能力。

聚焦慢病早诊早治、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儿童多发疾病早筛干预、职业病综合防治、地方病伤害预防,加强疾病防控技术研发,提高诊疗技术水平,优化疾病防控策略,显著提升疾病防控能力。

专栏3:常见多发疾病防控

1. 慢病早诊早治技术。聚焦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在恶性肿瘤代谢重编程及免疫逃逸与免疫系统重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危险因素交互作用等关键理论方面取得突破,发现新型疾病风险因素,为疾病预警、预防和药物靶点研发等提供支撑;开展早期筛查和干预等疾病防控适宜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

2. 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技术。推进产妇健康保障、产科疾病诊治、辅助生殖、出生缺陷防治、发育监测等关键技术突破,建立规范化的高通量新生儿基因筛查方法,全面提升人口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3. 儿童多发疾病早筛干预技术。针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神经和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等导致我国儿童严重致残、致死的疾病,研发早期预警及筛查技术,建立相应技术指标及标准,缩短发病至干预的窗口期,遏制疾病持续化发展进程。

4. 职业病综合防治技术。推进职业性尘肺病、噪声聋、化学中毒等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职业病防治技术研究,开展尘肺病、职业性肿瘤等重大职业病的早期诊断、临床诊疗康复及健康监护关键技术研究。加强职业病危害识别、危害表征、暴露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和消减关键技术研究,开展职业健康损害的疾病负担研究。

5. 地方病伤害预防技术。加强碘缺乏及碘过量、氟中毒、砷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等重点地方病病因、致病机制及伤害预防技术等方面研究。

(四)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科技应对能力。

围绕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需求,研发创新性的技术、方法、策略、产品,提升重大传染病预防和救治水平。加强有潜在输入风险的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技术储备研究,提高防控和应急能力,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等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构筑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屏障。

专栏4:重大传染病防控

1. 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应对技术。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在病原体检测、快速筛查、临床诊疗等方面建立快速反应体系,实现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实时监测、快速评估、精准防控和危害消除。

2. 重大和多发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聚焦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血吸虫病和包虫病等重大传染病,以及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热、麻疹等多发传染病,研发新型诊断产品、预测预警技术、疫苗与治疗药物、诊疗方案及综合干预措施,提升疫情应对能力。

3. 未知病原体甄别和鉴定技术。发展面向未知病原体的高效分离、智能鉴定、快速甄别和早期风险评估预警技术,建立全息化、智能化、多维化的传染病监测新模式,提高未知病原体检测的便捷性、灵敏性和特异性,为实现主动预防和应对未来新发传染病提供技术支撑。

4. 耐药菌新型诊疗技术。开展大规模耐药菌感染和临床治疗策略研究,创新疗法与诊断技术,建立基于新型治疗、精准干预、多靶点联合治疗、人体微生物组调控等技术的干预治疗技术体系,遴选推广一批适用于不同医疗条件的耐药菌快速检测与诊断技术。

5. 传染病智能化监测预警体系。加大对传染病监测预警的研究,拓展传染病监测预警的新手段,建立涵盖病例、症候群、病原、病媒、互联网信息等多元大数据平台,研究数据挖掘、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关联与因果分析、智能评估与决策控制等技术,实现预警模型自主学习、数据实时获取、自动分类预警、自主态势预判等功能。

(五)加快医药健康产品研发。

针对制约我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和研发链上的短板,突破重大底层基础技术,在药品、医疗器械、康复辅具、健康监测产品、生物医用材料、智慧医疗信息系统等方面加快创新产品研发。

专栏5:医药健康产品研发

1. 药物研发。聚焦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病,以及传染病、儿童疾病和罕见病等疾病,开展药物靶标发现验证、药物设计合成、药效与安全性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免疫原设计、递送系统、新型佐剂等疫苗研发技术。

2. 医疗器械研发。突破原始创新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形成小型化重离子治疗装置、光子计数能谱CT、植入式闭环脑深部电刺激器等核心专利和前沿创新产品,加强高性能医疗器械的元器件和核心部件研发,创制新型医疗器械产品。

3. 康复辅具研发。开展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认知康复等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穿戴式或植入式助听、助视等感觉功能补偿系统,开展言语功能重建与补偿技术研究,研发能识别用户运动意图的辅助行走、辅助身体位姿变换的下肢助动装备。

4. 健康监测产品研发。发展人体健康状态分层、健康信息连续动态采集、健康大数据融合分析等技术,研究关节运动的复杂代偿问题,研究代偿动作动态阈值设定机制,建立纳入多参数的自适应反馈机制调整模型。

5. 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开展新型骨关节运动系统外科植入材料、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新型生物材料、结缔组织修复新型植入材料、个性化精准治疗3D打印材料等研究,重点突破骨/软骨一体化再生修复材料、心脑血管修复材料、可再生汗腺人工皮肤、长效维持再生的人工角膜、口腔抗菌材料、智能敷料等重大产品。

6. 智慧医疗信息系统。开展全科智能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复杂疾病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路径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主动健康管理与临床预警信息系统等系列临床诊断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显著提升重大疾病的诊疗效率。

7. 药品、医疗器械标准化研究。开展创新药品、医学人工智能、医用机器人、辅助生殖、医用增材制造、组织工程、纳米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标准化研究,加快推进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新工具新方法研究,提高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能力。

 (六)发展新型主动健康技术和模式。

以全民健康和应对人口老龄化为目标,聚焦运动、营养、心理等多种非药物干预手段,重点发展个性化科学健身指导、体医融合、睡眠质量管理等新型健康服务。

 

专栏6:新型主动健康服务

1. 运动健康促进技术。开展精准运动负荷测定控制技术、人体行为大数据评估技术、运动健康设备及系统高性能互操作技术、失能或半失能病人运动功能评定技术、运动方式促进健康关键技术等研究,探索建立运动损伤的精准康复与重返生活的判断标准。

2. 营养提升与微生态调控技术。开展人体微生态的个体化、精准化调控手段,营养、代谢、能耗与健康状态智能监测与评估技术,提升营养功能因子、营养健康食品功能的创新技术等研究,构建全生命周期精准营养处方库及个性化智能精准营养模型。

3. 睡眠状态感知与干预技术。研究多模态数据特异性特征提取技术,探索睡眠状态智能化识别方法,研究冥想干预与评价技术,研发柔性穿戴式睡眠监测设备。

4. 老龄健康促进技术。重点开展运动、认知、感官、心理和代谢营养等对机体功能影响的研究,构建衰老检测和干预技术体系,建立基于健康数据的系统解决方案,形成以健康和慢病管理、疾病风险预警干预、失能防控和智能服务为代表的适老助老科技支撑体系。

5. 机能增强与智能辅具技术。开展智能感知及柔性传感技术、人机结合与柔性交互技术、系统功能维持及康复技术、多模态器官功能量化评估技术、多维度整体康复技术、人体机能增强技术、居家照护关键技术等研究,探索器官功能监测、维持及增强机制,构建康复评价理论体系,实现康复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之间的协同。

6. 化健康评估技术。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机构数据汇聚模式和数据分布式统计模型,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分布式健康医疗大数据中的应用与核心算法研究,构建和共享计算机可理解、可推理的健康医疗知识体系,实现基于互联网数据的个性化健康评估及远程指导。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协同。

加强党的领导,统筹推进科技引领、产业发展、政策保障全链条的顶层设计,建设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加强协同攻关,促进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协同,推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卫生机构和医药企业等创新单元联合构建医学科技创新网络,集成创新资源,开展重大技术和产品研发。

(二)推进科研管理改革。

把握卫生与健康科技发展趋势,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国内外技术发展新动向,加强任务规划与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衔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持续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投入。调动地方财政投入积极性,推动企业成为创新资金投入的主体,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物医药领域,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深入实施减负专项行动,赋予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更大自主权,实行符合科研规律的用人和薪酬制度,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三)加强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

整合医学科技资源,统筹推进卫生健康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完成生物医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新增布局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持续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布局,实现重点专科和重大疾病领域全覆盖,进一步加大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支持力度。推进国家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卫生健康领域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种质资源库等科技资源平台和信息平台建设布局,进一步加强基础人群队列、重大疾病队列等战略性、基础性、公共性资源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创新团队和创新创业精英。制定开放包容的新时代人才政策,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环境。

(四)推动国际合作和科学普及。

针对全球共同关注的健康促进相关重大议题和挑战,采取联合研发、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方式,积极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双多边科技创新合作,为推动解决全球健康共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建立健全健康知识科学普及体系,引导公众建立正确健康观,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健康素养,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中政客户 更多>>
  • 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公司
  • 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中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东芝机械有限公司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